当我们在日本旅游的时候,不管是在神社还是在寺庙都能看到一种类似于国内石狮子一样的东西存在,那么这玩意儿是个什么呢?
1.首先狛犬是什么?
狛犬是神社供奉的空想出来的守护兽。本来叫做“狮子-狛犬”,右侧张开嘴的是“阿像”狛犬,左侧是闭着嘴角的“吽像”狮子。到了平安时代,拥有不同外表的狮子和狛犬成对的放置,狭义上只称后者为“狛犬”,现在一般把两者并称为狛犬。另外,阿和吽的形式是日本特有的形式,咱们中国的石狮子像,几乎两边都张着嘴,不会像日本一样出现「阿吽」这种一张一闭样式的。
2.狛犬是如何传入日本的?
最早是由遣唐使出使大唐后,见皇宫内有石狮子以示威严,返回日本之后,把石狮子的思想带回了日本。日本人又称其为“唐狮子”。
但是,这种思想被带回日本后,在大唐好好的一对石狮子像很快就变成了日本独特的“狮子狛犬”的样式。
3.中国的石狮子和日本的狛犬的区别?
中国的石狮子成对出现,并且左右比较对称。而日本的狛犬,两边并不对称,一个张嘴一个闭嘴。并且中国的石狮子是真实存在的动物。而日本的狮子狛犬是想象出来的灵兽。
为什么日本的狛犬左右不对称呢?这与“左近的樱花,右近的橘子”一样,喜欢左右不对称的日本文化特有的风气有关。不是把狮子左右放置,而是在一边放置不一样的东西,这样的美感是日本人比较喜欢的。所以,作为与狮子相配的想象上的生物「狛犬」便诞生了。
一些地方的神社里,蹲下的是「狛犬」,在岩石上面爬着俯视的是「狮子」。狩野派的画师们喜欢将狮子作为屏风画的题材,这与江户时代以后的狛犬与狮子相似也有关系。
狛犬是想象中的灵兽,也有人区别狮子是实际存在的生物。可是,江户时代的人们没见过狮子,所以,狮子也只能用想象来描绘了。
本来“狛犬”是另外一种不是狮子的动物被创造出来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狮子在形态上成为主流,但是称呼方式却固定为“狛犬”。因此,现在中国的石狮子和日本的狛犬长的比较相似了。不过,狛犬这个文化在日本形成自己的潮流,成为了独特的存在。
中国的石狮子与日本狛犬对比
最后给大家看看一些长相奇特可爱的狛犬
看完这些奇怪可爱的小狛犬们希望也能让大家更一步的了解了这些石头石脑的小家伙们了。当然下期我会为大家介绍日本神社的神使们,会有更多可爱的小家伙们出现的,所以大家就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