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的嚴重程度很闊,輕微的放置不理自然回復,嚴重的甚至需要植皮處理。常聽說燒傷可分為二級、三級,又有謂身體多少百分比面積燒傷,到底當中的機制是如何分辨的呢?身體十成燒傷又是甚麼情況?
Photo from internet
一般受熱力致使的創傷,其實有分為燒傷及燙傷,前者是指由火焰、電流、熾熱物品、輻射、曝曬、化學腐蝕劑等產生的乾熱所造成的損害;後者則是由熱的液體、水蒸氣等所造成。而計算兩種創傷的嚴重程度都皆使用同一標準,當中可分為四個等級:
一級燒傷
傷及皮膚表皮
傷處紅而腫
傷處劇痛而敏感
復原時間約3至5日
二級燒傷(淺)
傷及表皮及真皮層
傷處紅而有水泡
傷處痛而敏感
復原時間約在14日內
二級燒傷(深)
傷及真皮深層
傷處現淺紅或白,有大水泡
傷處稍痛而不敏感
復原時間約需21天以上,並會留疤
三級燒傷
傷及表皮及真皮的全層皮膚
傷處呈死白色或焦黑
傷處乾硬而失去感覺
需以植皮癒合傷口,有機會出現功能障礙
四級燒傷
多為強烈電撃所致
傷及皮下脂肪、肌肉和骨骼
傷處呈黑色、燒焦的情況
無法治癒,需截肢處理
Photo from internet
至於受傷面積的計算,一般都會使用九分法(Wallace Degree of Nine), 將身體分成九區並以比例顯示,分佈大致如下:
頭及頸部:9%
背及腰部:18%
胸及腹部:18%
上肢:9%+9%
下肢:18%+18%
生殖器:1%
Photo from internet
綜合上述燒傷等級及受傷面積的基礎上,就可定義一名燒/燙傷傷者的傷勢。就二級燒傷而言,當成人受傷面積少於15%,就屬於輕度燒燙傷(Minor burn);受傷面積介乎15%至25%,就屬於中度燒燙傷(Moderate burn);大於25%則為嚴重燒燙傷(Major burn),其中用於小孩的定義為每個數字減5%。至於三級燒傷,各相應數字則為小於2%、介於2-10%、大於10%,成人與小孩同樣。
假如遭遇燒燙傷,可跟隨以下指引處理:
【越打越無效?】Z世代醫美新常態 劑量累積加劇抗藥性風險¹⁻² 肉毒桿菌素點打先有效 醫生專家拆解關鍵在成分
將傷者移離熱源。
檢查傷者的呼吸及脈搏。
檢查傷者的受傷情況。
降溫及處理傷口- 用清水沖洗傷口,降低傷口溫度及減輕痛楚,跟著用消毒敷料遮蓋傷處。 如為面部燒傷,可用布或三角帶覆蓋及包紮面部。在覆蓋前,必須先在布如為面部燒傷,可用布或三角繃帶覆蓋及包紮面部。在覆蓋前,必須先在布上眼口鼻位置剪孔。
處理休克。
盡速將傷者送院。
要注意:
切勿弄破水泡。
切勿在傷處塗上任何化學藥物。
切勿用冰敷傷處。
切勿將黏附傷處的焦衣碎塊撕走。
切勿面向傷處咳嗽或說話。
Source by 醫療輔助隊,627燒燙傷專案管理中心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九分法 燒傷 燒傷等級 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