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用活人殉葬,那活人在墓穴中能活多久?

古代帝王用活人殉葬,那活人在墓穴中能活多久?

人殉与人祭的制度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殷商时期是这一制度的巅峰。考古学家从甲骨文和出土遗物中发现,在盘庚迁都至帝辛亡国的273年间,参与人祭的活人多达一万三千余人。而最大的一次祭祀活动中,有500人被用作殉葬。这种殉葬行为的盛行,源自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落后,以及封建统治者对生死的绝对掌控。统治者常常将奴隶作为陪葬对象,尤其是战败后,俘虏便成了献祭的主要人选。

殷商的祭祀活动多种多样,从军事到农业,从气候变化到国家大事,统治者总能找到借口进行祭祀,奴隶则是最常被选中的祭品。在这些祭祀中,受害者的处境极其凄惨,他们的身份与祭品如牲畜无异,而他们的死亡方式则常见于砍头或火刑,甚至包括活埋和血祭等极其残忍的方式。

相比人祭,人殉则是一种更加恶劣的陪葬方式。虽然这些被选中的人并未自愿,但出于对死者的尊敬或忠诚,他们被迫进入墓穴陪伴死者。殷商贵族墓葬中,通常能找到一些贵族的亲信或家人,而这些人比祭品的地位要高得多。

人殉的分法:生殉与死殉

人殉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生殉与死殉。生殉是指将活人活埋进墓穴,而死殉则是先杀死陪葬者,再将其遗体送入墓中。生殉的过程通常包括将殉葬者麻醉或捆绑,以防其反抗。一些墓葬出土时还发现了生殉的痕迹,如钉入墙壁的陪葬者,他们无力逃脱,只能等待死亡。

死殉则通常表现为被提前处决后送入墓中,这一做法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出现。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为女儿建造豪华陵墓时,巧妙地诱使周围的群众进入墓道,然后将其封闭,形成了一个与她女儿一同“长眠”的陪葬群体。明清时期,虽然官方禁止人殉,但其在某些地区依然存在,许多妃子和妻子被迫服毒或自缢,以陪伴已故的丈夫。

讨论活人在墓穴中的存活时间

如果从活人陪葬的角度探讨这些人能够在墓穴中存活多久,首先必须理解墓穴内部环境的严酷。墓穴一旦封闭,氧气供给会逐渐减少。根据现代医学研究,人在氧气不足的环境中能存活的时间通常是数分钟至十几分钟,最多也不过是几小时。即便墓穴内部偶尔存在些微通风或氧气供应,这些人依旧需要面对缺乏食物和水源的困境。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他们或许能在一周内生存,但没有水源的支持,他们通常只能在三到五天内死亡。

除此之外,墓穴的压抑气氛也是致命的因素之一。幽暗的环境、死者的尸体、孤独的氛围,再加上难以忍受的恐惧和绝望,都是加剧殉葬者死亡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这种身临其境的恐惧感,会迅速消耗掉人的生存意志。即使偶尔有例外,但大部分陪葬者在墓穴中的存活时间都是极其短暂的。

总结而言,活人陪葬者在进入墓穴后,由于氧气不足、食物和水源匮乏,往往很难存活太长时间。即使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陪葬者可以存活几天,但由于极端的恐惧与心理压力,他们的生命往往早早结束。这些历史上的悲惨故事,是古代“事死如事生”理念的残酷体现,代价是无数无辜生命的消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相关推荐

回眸2014年竞猜型玩法体育彩票双喜临门
英国365bet

回眸2014年竞猜型玩法体育彩票双喜临门

📅 08-31 👀 7827
三星手机内存查看方法:设置、快捷键、应用管理与专业软件多种方式详解
眦睚的词语解释,眦睚是什么意思
英国365bet

眦睚的词语解释,眦睚是什么意思

📅 10-22 👀 968